割韭菜?淘宝京东商家慌了 税务部门要求补三年税

近日,中共税局向电商开刀,指其偷税漏报,要求自查三年补税。业内人士表示,受新冠病毒疫情冲击,生意本来就不好做,如果按照税局的“补税规定”,很多网店主和电商企业估计都要破产。



  电商被要求补缴三年税款和滞纳金

  《中国基金报》6月15日报道,近日,天猫、淘宝、京东的网店商家慌了,“税务部门要求电商卖家为刷单行为补税”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各大媒体刷屏了。

  5月份,华北某市多名网店店主收到了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电子税务局发送的“风险自查提示”,提醒他们存在少记营业收入风险,要求企业自查3年以来存在的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。

  据悉,北京第一批通知了2000家企业,一次性按照支付宝进账额度补税。

  中国电商行业竞争激烈,电商平台设有搜索排名等规则,商家为增加曝光、搜索量、成交额,冲上排行榜前列,“刷单”成为电商业内的潜规则。

  所谓刷单,是指商家包揽购买商品全部费用,请人假扮顾客,购买指定店铺或商品,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,目的是提高销量、信用好评度和增加销售收入。

  中共税局使用大数据检测,发现2017-2019年期间店铺平台流水对不上公司收入缴税,开始秋后算账,也就是说,电商要补缴这三年的税额。

  《澎拜新闻》引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英的分析称,此前平台数据与税务部门间不完全开放,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临,税务部门有条件获得完整的电商平台数据,“一家网店一年到底有多少营收,很容易看到。”

  店家若补缴税款将会亏钱

  缴税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额,刷单会被认为是一笔正常的交易单。但刷单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交易,但会被计入总销售收入。

  业内人士透露,刷单的成本很高,包括刷手的佣金、平台的回扣、快递费、赠品等,倘若再补税,将颠覆电商的营业模式。

  据新浪科技,一位在电商平台做运营的王女士表示,如果以刷单的数据进行缴税,比如13%的税点,刷了100块钱的东西,就要再加13块钱的费用,现在淘宝或者天猫的一些卖家,利润率根本就没有这么高,因为很多卖家是做性价比和低价的。

  王女士说,“淘宝搜索销量在前的,基本上都不是价格很高的,是那种性价比较高的商品,其利润就没有那么高,商家自然也承担不了这么高的税额费用,因为之前不用缴税,可能利润在10%。现在如果要交13%的税,等于在赔钱。”

  一名网店老板表示,“全部收入里可能有一部分是我们花钱刷出来的,其实并没有产生这么大的交易额,现在要求对这部分收入缴税,实在是有苦说不出,因为刷单行为在平台是不允许的,我们很难去证明,左右为难。”

  许多电商面临破产

  中国电商界流传这样一句话:“做电商,刷单是死,不刷单死的更快”。基本上除了现在的各种大V自带流量以外,其他的中小卖家或多或少基本都会刷单。

  也就是说,电商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曝光机会,提高自己店铺、商品的权重,“ 刷单 ”几乎已经成为了必备的工具。

  业内人士表示,受疫情的冲击,现在本来就生意难做,艰难求生,如果按照这次税务局突击检查的“ 补税规定 ”,很多网店主、电商企业估计都得要破产 。

  专业人士做了一个简单计算:

  1、假设一个商品的售价为100元,按照中间数13%的税点来计算,那每一个过去所售卖的商品都要补13元的税费,刷单也一样。

  2、除了这一个13%的税点以外,还有一个企业所得税25%在等着 。有会计机构举例,假如一家电商企业,2019年卖了326万元商品,但只报了100万,那就要按照226万商品补交税款,补缴金额接近80万。

  网店一般卖的东西,都超级便宜。因为网店没有实体店高昂的租金,基本都是薄利多销。但是,如果按照税务补交政策(接近40%的税点)来实行,网店的经营成本将大大超过实体店。

  然而,在淘宝店、天猫店、京东店、拼多多上卖100元,几乎找不到一家网店的利润能够超过50%,超过50块。

  电商运营也有成本,包括仓储费用、人工费用、物流费用、员工工资,如果再加上滞纳金与其他罚款,中国很多网店将会破产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